1934-1943年毛泽东事迹光辉历程:
1934年10月,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
1943年5月,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生产运动,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甘肃境内,先后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1935年12月,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
1943年3月,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 和蒋介石合影。
1936年12月,同周恩来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成为由内战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时局转换的枢纽。
1937年夏,写《实践论》和《矛盾论》。 抗日战争开始后,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大块的抗日根据地。这些抗日根据地大部分是在华北山区,但也有的是在河北平原和苏北平原。
1938年10月,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在抗日战争时 期,他发表《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
1942年2月,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